5月13日,5月第二周(5.5-5.11)的中国新能源车终端销量出炉。
在新势力榜TOP10中,仅理想、小米销量环比呈下滑趋势。其中,理想销量环比大降超28%,仍稳坐新势力销冠宝座;处于舆论风波中的小米,其销量已经连续3周呈下滑趋势。
零跑、小鹏、极氪等品牌销量环比均实现超20%的大涨。其中零跑再次超越问界,位居第二;小鹏超越小米位居第四;极氪超越蔚来,排名上升一位至第七。
此外,TOP10外的品牌,极狐、阿维塔和乐道销量环比也实现大涨。尤其是极狐销量环比大涨超56%。
▍理想大降28%,仍稳居销冠
理想汽车虽在5月第二周面临产品更换期,销量环比大幅下降28%,但其凭借前期积累的市场优势,依然稳居新势力榜首位。这一阶段性的销量波动,与品牌的产品迭代紧密相关。
5月8日,理想 L 系列智能焕新版重磅上市,并于次日迅速开启全国交付,展现出高效的市场响应能力。本次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主要围绕外观色彩、底盘悬架、辅助驾驶、智能座舱等软硬件功能进行升级。
为加速新品市场渗透,理想推出极具吸引力的购车政策。在 5 月 31 日 24:00 前定购,消费者不仅能享受 3 年 0 息的金融优惠,还可获得特殊色限时免费、指定车型家充桩限时免费以及现金减免等多重福利。
随着这些购车权益的释放与 L 系列焕新版订单的逐步增长,理想汽车有望自本周起实现销量回升,继续稳固其在新势力榜单中的冠军地位。
▍零跑大涨26%,再次反超问界
零跑销量环比大涨26%,再次超越问界,位居第二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主要得益于旗下两大主力车型的出色表现。
C11 作为零跑的当家车型,持续保持热销态势,在市场中占据稳固地位。而新车型B10的上市,更为零跑注入新的增长动力。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,零跑迎来销售高峰,订单量一举突破18000台,创下历史新高。全系单日最高订单量更是达到3700台,其中C11表现尤为突出,单日订单量超过1000台,成为拉动整体销量增长的核心力量。
随着这些积压订单的加速交付,零跑的销量有望在后续继续保持上升趋势,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。
与此同时,问界汽车同样取得一定的销量增长,相比5月首周,其销量环比上涨12%。然而,与零跑的大幅增长相比,问界的增幅略显逊色。此前,问界宣称旗下M8和M9车型大定订单成绩斐然,其中M8大定订单超7万台,M9大定订单超4万台。但从实际销量数据来看,这些亮眼的订单数据尚未完全转化为市场销量。4月20日开启全国交付的问界M8,虽然销量处于逐步上升阶段,但目前仍未达到预期销售效果。
不过,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和市场推广的持续深入,问界有望在后续实现销量突破,预计其周销量将向1万台的目标迈进。
▍极氪、小鹏大涨,小米连续三周出现下滑
小鹏和极氪销量环比均大涨超20%,其中小鹏再次超越小米,位居第四,其销量的持续上涨主要归功于旗下M03(0.32万辆)、小鹏G6(0.11万辆)和P7+(0.15万辆)销量的持续上涨。
极氪环比销量增幅高达38%以上,以显著优势反超蔚来,位列榜单第七名。目前,极氪007GT与极氪7X两款车型作为品牌销量担当,分别贡献了0.19万辆和0.13万辆的成绩。值得关注的是,极氪计划于第三季度推出首款超级电混车型 —— 极氪 9X,新车预计起售价达50万元,尽管其定位并非走量车型,但凭借高端技术与产品力,有望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,并为整体销量注入新动能。
小米汽车近期面临销量与口碑的双重压力,其周销量已连续三周呈下滑趋势。
在尚未完全摆脱车祸事故舆论影响的情况下,小米又因 “虚假宣传” 陷入新的风波。5月9日,多名小米SU7 Ultra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布维权视频与博文,强烈要求退车,事件迅速引发广泛关注。维权起因指向车辆的双风道前舱盖设计,据车主反映,该部件实际使用效果与宣传存在明显差距,未能达到预期功能,致使消费者认为自身遭遇误导,进而引发信任危机。
小米官方虽已对该事件作出回应,但消费者对于官方给出的补偿方案并不满意。在当前形势下,若小米能够妥善处理这一危机,采取有效措施挽回消费者信任,仍有望在未来继续拓展汽车市场份额;反之,则可能对其品牌形象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。
小米汽车此前销量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,但在4月份,销量出现了轻微下滑,当月交付量超 2.8万辆。进入5月,前两周销量持续下滑,加之舆论风波不断,预计5月整体销量将再次出现下滑。
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小米即将发布首款SUV新车YU7,在当前负面舆情的影响下,新车的市场表现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