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六标准当前 车企苦乐不均
中国汽车报网 发布于 | 2019-02-25
0
91

  近日,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(VECC)刊登了国六轻型车车型环保信息公开汇总,截至2018年12月13日,共有54家企业838个车型(1402个信息公开编号)630363辆车进行了国六环保信息公开。

  国六标准被称为汽车史上最严法规,有的车企准备充分,有的力不从心。透过信息公开可以发现,有的企业仅有屈指可数的几款车型,有的企业公开信息一长串,一个页面都写不下。在国六标准面前,汽车企业明显苦乐不均。

  ♦ 实施时间被推迟

  我国排放法规愈加严格,国六更是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严排放法规,但从国五到国六的实施时间却比以往大幅度缩短,留给企业的准备时间并不多。

  2000年7月1日,国1标准实施,开启了我国实施排放标准的新纪元。伴随着汽车发动机进入电控时代,2008年7月1日,我国实施国3标准,排放法规迈上一个新台阶。从国3到国4,间隔3年时间,而从国4到国5,间隔了5年时间,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时间分为“国六a”和“国六b”两个阶段,分别为2020年7月1日和2023年7月1日。

  相对而言,从国五到“国六b”间隔了6年时间,企业似乎有充分的准备时间,但是,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广州、深圳市、海南省都曾表示提前实施国六标准,所以留给汽车企业的时间其实并不充裕。

  但之后,多地认为国六标准似乎又走得太快,又纷纷推迟实施时间。广州市决定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执行时间推迟至2019年7月1日;北京、深圳都推迟至2019年7月1日。

 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,多个地方公布实施国六标准的时间提前之后又推迟,存在着多种因素,其中有一个共性因素是,各地符合国六排放的车辆还不够丰富,消费者购买余地不足。推迟一段时间,汽车企业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给4S店供货。

  ♦ 国六难度较大

  汽车企业普遍反映国六标准的难度较高,非常考验汽车企业的技术能力。国六标准的难度较大体现在八个方面,测试循环不同、测试程序要求不同、限值要求加严、增加了实际道路行驶排放、加严了蒸发排放控制要求、增加了排放质保期的要求、提高了低温试验要求、车载诊断系统(OBD)控制要求。

  在八个方面之中,从NEDC转变为WLTC和限值更加严格,也最有挑战性。。

  国五标准之前,汽车企业一直用NEDC工况,他们使用多年后已对此非常熟悉,而WLTC与NEDC有一定的差别。WLTC的工况(速度)曲线瞬态变化明显,最高速度达到131km/h,对车辆的冷启动、加减速以及高速大负荷状态下的排放进行了全面考核,覆盖了更大的发动机工作范围,对车辆的排放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  测试程序也有不同,更重要的是限值提高幅度比较大。国六标准相比国五加严了40%~50%。另外,与国五阶段汽柴油车采用不同的限值相比,国六标准根据燃料中立原则,对汽柴油车采用了相同的限值要求。这对汽车企业来说有不小的挑战。

  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总结了实施国六标准在技术上的改进项目,其中主要有:增加催化剂用量、改进燃料喷射方式、改进ECU电控单元、改进发动机燃烧室的构造(包括吸气时的控制等)、增大炭罐容积、改进燃油系统密封性、升级OBD系统等。

  国五之前,我国分别规定了汽柴油车的排放限值,柴油车的排放限值比汽车油车相对宽松一些。但国六标准首次采用燃料中立原则,柴油车升级难度高于汽油车。据部分汽车企业反映,国五升级国六后,轻型汽油车单车升级成本约需1500元,轻型柴油车单车升级成本约需5000元。这些增加的成本也将转嫁给消费者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。

  崔东树说:“这些都是技术难题,解决技术问题需要时间,一般来说,汽车技术升级有准备期、导入期等几个阶段,提前4年实施国六标准,解决技术难题的压力骤然增大。各家企业都面临‘时间紧、任务重’的压力。”

  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为了尽快符合国六标准,多家汽车企业研发部门技术人员几乎节假日无休。

  ♦ 汽车企业苦乐不均

  在VECC刊登的630363辆国六环保信息公开中,国内生产企业41家、612个车型、535922辆,国外生产企业13家、226个车型、94441辆。

  从总体数量来看,国内企业远超国外企业,但是,国内企业数量众多,平均数量产东占优,国内企业平均近每家15个车型,国外企业每家平均约17个车型。国外企业表现一定的优势。在国内汽车企业之中,合资企业占有一定的优势,普遍有较多的车型上榜,有的自主汽车企业仅有寥寥数款车型公开信息。在国六即将到来之际,汽车企业的苦乐不均已较明显。

  在商界,人们常说:谁掌握了标准,谁就拥有话语权。在国五标准之前,我国排放标准几乎照搬欧洲标准,测试工况使用欧洲的NEDC。我国在制定国六标准时,虽没有完全照搬欧洲体系,但是测试工况依然没有摆脱欧洲的影响,国六测试标准选择采用WLTC工况。

  欧洲从2017年9月起,从NEDC更新至WLTC。在更新之前,欧洲汽车企业已多年参与WLTC体系的建立,相对来说,国内自主汽车企业比欧洲汽车企业掌握标准的时间已延后很多年。欧洲汽车企业只需要把掌握的标准导入合资汽车企业中,合资汽车企业节省了熟悉、开发和掌握时间,比自主汽车企业先一步把标准体系用到产品开发与生产之中。

  WLTC针对欧洲的气候和地势特点制定标准,我国的地理和气候特征与欧洲相差较大,国内自主汽车企业需要根据我国的地理和气候特征重新进行标定,这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。多位汽车企业的技术人员告诉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,标定工作无法在实验室完成,必须实地进行,在全国不同的地方进行实验。我国东西、南北地理和气候特征相差较大,国六标准是全国性标准,未来生产的车辆必须符合全国各地的国六标准要求,这造成标定工作的难度较大。

  我国酝酿国六标准之时,中国工况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研发,这是马凯副总理亲自推动的中国汽车产业第一个基础性标准,意义非常重大。中国工况完成之时,也是国六标准讨论的关键时期,自主汽车企业面临着选择难题。在犹豫之中,时间也在一分一秒地流失。

  2019年,汽车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国六标准的提前实施将加速汽车市场的淘汰步伐。